当 2025 年金童奖 25 人候选名单公布,库巴西、杜埃、赫伊森等名字赫然在列时,足坛新生代的竞争正式拉开帷幕。这份由 “金童指数” 前 20 球员与 5 名外卡球员组成的名单,既包含巴萨、皇马、阿森纳等豪门青训瑰宝,也有多特蒙德、波尔图等 “造星工厂” 的潜力股。值得一提的是,高居 “金童指数” 榜首的亚马尔因已获奖被排除在外,更凸显此次候选阵容的竞争激烈。与莱特利尔 “平凡坚守 15 年” 的职业生涯不同,这些年轻球员正站在天赋与机遇的起点,试图用惊艳表现接过足坛未来的接力棒。
候选解析:豪门新星成主力军
此次 25 人候选名单中,豪门青训与梯队球员占据绝对主导,展现出顶级俱乐部对年轻人才的把控力。巴塞罗那的库巴西无疑是热门之一,这位 19 岁的后卫此前已入选欧足联最贵阵,凭借在巴萨左路的稳健防守与助攻能力,成为球队重点培养对象。本赛季他为巴萨出场 23 次,贡献 2 球 3 助攻,场均 3.1 次抢断的数据,让他在同年龄段后卫中脱颖而出,也让外界将其视为 “阿方索 - 戴维斯接班人”。
巴黎圣日耳曼的杜埃与埃梅里则构成 “双子星” 候选:18 岁的杜埃司职中场,凭借出色的控球与传球视野,在巴黎梯队跳级成长,本赛季已获得 12 次一线队出场机会,其中 3 次首发;17 岁的埃梅里则是锋线新星,速度与突破能力出众,在青年欧冠赛场场均 1 球的效率,让他成为巴黎未来锋线的希望。皇马方面,赫伊森与居莱尔的入选同样亮眼,前者作为 19 岁前锋,本赛季在皇马 B 队与一线队之间无缝衔接,展现出超越年龄的门前嗅觉;后者则以灵动的盘带技术,成为皇马中场未来的潜在核心。
评选规则:“金童指数” 与外卡的平衡
此次候选名单的产生,依托于足球数据与分析合作伙伴 Football Benchmark 制定的 “金童指数”,该指数综合考量球员的比赛数据、技术表现、战术适配性等多维度因素,确保评选的客观性。排名前 20 的球员自动入围,而《都灵体育报》编辑部选出的 5 名外卡球员,则为名单增添了更多可能性,避免因数据单一性遗漏 “璞玉型” 球员。

亚马尔的缺席成为规则的直观体现 —— 这位 2024 年金童奖得主,即便本赛季仍保持高光表现,高居 “金童指数” 榜首,却因 “已获奖” 的规则限制无缘候选,这一设定既保证了奖项的公平性,也为更多新生代球员提供了机会。最终决定权交由由 50 名欧洲记者组成的国际评审团,他们将结合球员的赛场表现、潜力前景与大赛贡献,选出最终赢家,这种 “数据 + 专业评审” 的模式,让评选既具科学性,又不失对球员综合能力的考量。
热门球员:天赋与机遇的双重考验
在众多候选者中,库巴西、杜埃与小贝林厄姆无疑是最受关注的热门。库巴西的优势在于 “即战力”,作为巴萨一线队常规轮换,他已在西甲与欧冠赛场证明自己,大赛经验远超同龄球员;杜埃则胜在 “潜力上限”,巴黎中场的战术体系为他提供了与梅西、姆巴佩等巨星同场训练的机会,这种耳濡目染的成长环境,让他的技术与意识快速提升。
多特蒙德的小贝林厄姆(贾登・贝林厄姆弟弟)则自带 “星二代” 光环,却凭借自身实力走出哥哥的阴影。18 岁的他司职中场,本赛季为多特 U19 队出场 18 次,贡献 8 球 6 助攻,传球成功率高达 91%,其全能表现让多特将其视为 “下一个布兰特”。不过,他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—— 如何在多特这样的 “造星工厂” 中持续稳定发挥,避免像部分年轻球员那样 “昙花一现”,成为他冲击奖项的关键。
对比与启示:从莱特利尔看新星成长
这些金童奖候选者的起点,与莱特利尔当年的 “漂泊租借” 形成鲜明对比。莱特利尔用 15 年平凡坚守证明 “热爱可抵岁月漫长”,而如今的新生代球员,凭借天赋与豪门资源,更早站在聚光灯下。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成长会一帆风顺 —— 正如恩格桑在世青赛经历 “失误之痛”,年轻球员的成长路上,同样需要面对伤病、状态起伏、舆论压力等挑战。
对这些候选者而言,金童奖既是荣誉,也是考验。过往获奖者中,既有梅西、C 罗这样持续巅峰的传奇,也有部分球员因压力或伤病逐渐淡出主流视野。莱特利尔的职业生涯启示他们:天赋是起点,但长久的成功更需要坚守与沉淀。无论是库巴西在巴萨的稳健前行,还是小贝林厄姆在多特的默默努力,唯有将天赋转化为持续的赛场表现,才能在足球之路走得更远。
随着 11 月颁奖日期临近,25 位候选者的竞争将愈发激烈。无论最终谁能捧起奖杯,这份名单都已勾勒出足坛未来的轮廓 —— 他们中或许会出现下一个亚马尔,或许有人会像莱特利尔那样,在平凡中书写坚守,而金童奖的意义,正是为这些年轻球员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,让足球的热爱与传承,在一代又一代人中延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