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人名宿詹姆斯・沃西的点评,总能精准戳中球员成长的核心症结。近日,他在播客节目 “The Mason & Ireland Show” 中谈及艾顿时,一番 “要让他变得凶猛如猎犬”“科比若在身边便能帮到他” 的言论,不仅道出了艾顿当下的困境,更指明了这位曾被寄予厚望的内线球员的破局方向。从新秀赛季的惊艳亮相,到上赛季的状态滑坡,艾顿正站在职业生涯的关键岔路口,而 “注入火药味” 与汲取科比精神,或许是他重回巅峰的密钥。
回溯艾顿的 NBA 生涯,起点堪称亮眼。2018 年以状元身份进入联盟的他,新秀赛季便交出场均 16.3 分 10.3 篮板的两双数据,在最佳新秀投票中仅次于东契奇与特雷・杨,展现出顶级内线的潜质。彼时的他,凭借 2.13 米的身高、出色的篮下终结能力与柔和的投篮手感,被视作能撑起一支球队内线的 “明日之星”。无论是挡拆后的顺下攻筐,还是中距离跳投,艾顿都展现出超越同龄人的成熟,球迷也期待他能成长为联盟顶级中锋,与东契奇等新星共同主宰赛场。
然而,职业生涯的轨迹并未朝着预期的方向延伸。上赛季,加盟开拓者的艾顿迎来首个完整赛季,却交出了生涯最差表现之一:仅出战 40 场比赛,场均得分下滑至 14.4 分(追平生涯最低),篮板 10.2 个(生涯第二低)。数据的滑坡背后,是他在赛场上的 “存在感缺失”—— 面对高强度对抗时,他常常选择回避身体接触,进攻端缺乏主动冲击篮筐的欲望,防守端也难以用强硬的表现守护禁区。曾经被称赞 “手感柔和” 的技术优势,逐渐被 “缺乏侵略性” 的标签所掩盖,艾顿也从 “状元中锋” 的光环中跌落,陷入外界的质疑声中。

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沃西的点评显得尤为犀利且恳切。“一般来讲球员会在某个年龄达到巅峰,我认为他知道自己也到时候了,如果他还不努力的话,就会走下坡路。” 沃西的话直指艾顿的 “黄金窗口期”—— 如今 26 岁的他,本应处于职业生涯的上升期,却面临着 “不进则退” 的危机。而解决问题的核心,在于 “添点火药味”,像 “猎犬” 一样在赛场上展现出攻击性。这里的 “凶猛”,并非单纯指打球风格的粗暴,而是一种源于内心的竞争欲:进攻端主动寻求身体对抗,敢于在多人包夹下强行攻筐;防守端积极卡位抢板、果断协防盖帽,用统治力守护禁区。沃西以祖父 “给枪里加一点火药” 的比喻,形象地说明艾顿需要打破当下 “温吞水” 般的状态,唤醒内心的胜负欲。
为何沃西会认为 “科比若在身边便能帮到他”?答案藏在科比 “曼巴精神” 的内核中。科比的伟大,不仅在于他精湛的球技,更在于他对胜利近乎偏执的渴望,以及在赛场上永不言弃的强硬态度。无论是面对强敌时的主动请缨,还是陷入困境时的挺身而出,科比总能用 “猎犬般” 的专注与凶狠,带动身边的队友。若艾顿能与科比并肩作战,他不仅能从科比身上学到如何在高压下保持侵略性,更能被那份 “不满足于平庸” 的精神所感染。科比会在训练中逼着艾顿打磨篮下技术,会在比赛中呵斥他回避对抗的行为,会用自己的言行告诉艾顿:“作为状元,你必须承担起带领球队的责任,用强硬统治内线。” 这种 “言传身教” 的影响,或许比任何战术指导都更能唤醒艾顿的潜能。
事实上,艾顿并非缺乏 “变凶猛” 的资本。他的身体条件依旧顶级,篮下终结效率仍处于联盟中上游,且具备现代中锋稀缺的中距离投篮能力。他所欠缺的,是将这些优势转化为赛场统治力的 “心气”。就像当年科比从 “潜力新星” 成长为 “黑曼巴”,离不开日复一日的魔鬼训练与对胜利的极致追求,艾顿若想重拾状态,也需要从心态上完成蜕变 —— 训练中主动加练对抗性项目,比赛中每一次攻防都全力以赴,不再因害怕失误而畏首畏尾。开拓者主帅昌西・比卢普斯也曾公开表示,艾顿需要 “更自信地掌控内线”,而这份自信,恰恰源于沃西所强调的 “火药味”。
对于艾顿而言,上赛季的低谷或许是职业生涯的 “警钟”。26 岁的他仍有足够的时间调整状态,而沃西的点评与对科比精神的提及,为他指明了清晰的改进方向。若能真正将 “凶猛如猎犬” 的特质融入比赛,同时汲取科比 “永不言弃” 的精神,艾顿完全有机会找回新秀赛季的灵气与统治力,重新证明自己配得上 “状元中锋” 的身份。毕竟,篮球赛场从不缺有天赋的球员,缺的是能将天赋与狠劲结合的强者,而艾顿与 “顶级中锋” 之间的距离,或许就差那一份 “火药味” 与 “曼巴精神” 的加持 。